垃圾填埋場防滲技術,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城市垃圾在處理方面廣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堆肥三種城市垃圾處理方法。垃圾處理和處置直接關系到人們生活與環境保護,關系到公眾利益、國計民生。因此,它的公益性、社會性、政策性都很強。垃圾處理和處置設施的設置、建設是城市基礎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和投入的加大,越來越重視垃圾的處理標準的編制,它已成為我國垃圾處理領域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下面介紹一下垃圾填埋場防滲技術。
垃圾填埋場工作中,通過采取人工水平防滲技術和對填埋場釋放物的處理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垃圾填埋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位于垃圾填埋場底部和四周的襯墊系統是一種水力隔離措施,用來將生活垃圾和周圍環境隔開以避免污染周圍的土地和地下水。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襯墊系統必須具有滲透性低、與所填垃圾長期兼容、吸附力高和傳輸系數低的特點。填埋場的襯墊系統通常包括過濾層、排水層(包括滲濾液收集系統)、保護層和防滲層等。其中防滲層的功能就是通過鋪設滲透性低的材料來防止滲濾液遷移到填埋場之外的環境中,同時也防止外部的地下水進入填埋場中。
垃圾填埋場應根據使用年限、填埋垃圾特性、地形條件等因素劃分為若干個填埋區,填埋區的劃分應有利于分期施工、分期使用、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根據其鋪設方向不同,可將場地防滲分為垂直防滲和水平防滲兩種。人工水平防滲衛生填埋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本場地可采用的水平防滲方式有:
(1)紅粘土防滲:即充分利用當地天然建筑材料,在庫底鋪設厚度約50 cm~80 cm的粘土鋪蓋,碾壓擊實后其滲透性能滿足抗滲要求
(2)
防滲膜:是一種新型材料,具有防滲性優異、防腐性能好、化學穩定性好、可以根據實際工程需要進行加工的特性和功能。厚度0.20 mm~3.0 mm,幅寬6 m~12 m,滲透系數小于10-12cm/s。
(3)
Gcl膨潤土防水毯是由一薄層鈉質或鈣質膨潤土與一層或多層土工合成物構成的。土工合成物為土工織物或
土工膜。厚度約5mm,滲透系數小于10-9cm/s。
垃圾填埋場中粘土層加防滲膜可確保垃圾填埋場達到衛生填埋技術標準規定的防滲要求。防滲技術為實現對垃圾填埋場系統的科學有效的管理、對填埋場污染物治理及生您環境系統的整治和規劃的完善起重大作用。